近日,一則“傻×”廣告在各大寫字樓上班族中引起了一波“騷動”。更在地產圈里投下了重磅原子彈,中介和營銷都炸了鍋。廣告直言,花高額中介費去買房的都是“傻X”,并且引用了流行的語法“我不是針對誰,而是指你們所有!”有人直呼“妖怪”出沒,有人干脆喊大家一起“找他們老板談談”,這家“操蛋的公司”也再一次讓市民對當下究竟是該買房還是該賣房的問題爭吵不休。
鄭州電梯間出現的爆粗口廣告
據悉,該“爆粗口”廣告是由一家名為“房界”的互聯網房地產中介公司投放的,范圍遍及鄭州市各寫字樓和高檔小區。隨后網友在各大論壇進行了各種評論,討論數量高達萬條,其中不乏激烈反擊者和理性思考者。我們通過廣告上的電話聯系到房界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
某傳統房產中介經理人的朋友圈評論
問:“傻×”廣告讓小伙伴們下班后在電梯里總是忍不住一聲呵呵,同時也讓房界進入了市民的視線,房界到底是干什么的?
答:房界是一個提供新房、二手房、買賣、租賃、貸款等服務的開放性平臺型網站,其中二手房業務只收10元中介費。
問:這個“傻×”廣告讓整個電梯就都充滿了腎上腺素的味道,投個廣告火氣這么大,初衷是什么,受啥刺激了?
答:房界想警示行業、警示購房者,別再犯傻。房界的創始人從事房產行業十幾年,對房產中介行業現狀頗多不滿。傳統中介行業收取占房款比例2%的高額傭金,卻提供著不對等劣質服務,行業的購房體驗極差。在房界,僅需10元中介費即可享受中介全流程的服務。
問:有人說這樣的廣告是低俗的,是嘩眾取寵的,也有人說,這樣的廣告才達到了傳播的目的,“越罵越出名”的病毒式傳播,讓企業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果。這種被稱為“無節操、無底線”的傳播形式給房界帶來了怎樣的廣告效果?
答:房界對廣告的要求是有警示性,能喚醒購房者。推廣公司出的方案,建議用“傻X”方案,當時房界內部的企劃是不同意的。前幾天老板去南京開風投會了,企劃也不知道是誰拍板的,老板還沒回來,這兩天公司氣氛很尷尬?,F在我都不敢在群里跟同行聊天了,這效果,啊,你說算不算尷尬嘛?
問:據了解,“傻×”廣告投放后因為被舉報具有侮辱性、攻擊性,迅速下架或替換,對于此事,房界將如何處理?未來在宣傳形式上準備如何進行?
答:廣告上線后,大多數網民反饋房界廣告整體上頗具創意,少數小區業主感覺內容低俗,我們在與物業溝通后更換了內容。還有一部分廣告被惡意破壞,我們想應該是傳統中介比較敏感吧!
接下來等老板回來吧,不知道以后還繼續打不打廣告。
問:前段時間,七部委聯合下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你們知道吧,你們選這個節點開始攻擊同行,是計劃好的嗎?
答:房界是一家行業自律平臺,我們的團隊都是80,90后的鄭漂一族。我們是一個流淌著互聯網基因的認真做服務的團隊。我們以腳踏實地為鄭漂一族解決住房問題己任,我們當然希望能跟同行和諧相處,伴隨行業茁壯成長了。
2015年全鄭州共成交58851套二手房,成交總金額達到358億元。這個數字的背后,活躍著是一群年輕人的身影,我們平時幾乎不會很在意他們的存在。他們是一群風風火火的年輕人,早上7點30就在馬路邊上跳舞做操,勁爆的音樂幾百米開外都還聽得到。他們穿白襯衫打領帶,騎著電動車經常到晚上10點還在小區里穿梭。他們打著電話張嘴閉嘴都是幾百萬,但要再聽仔細點會發現普通話發音還不是很標準。他們是房產中介,“打打電話喝喝茶聊聊天就能賺幾萬塊”的人。
鄭州房管局備案的中介企業有700家,經過工商注冊開店經營的更是有3000家,從業人數保守估計在20000人。顯然,打打電話賺幾萬塊的人并不是多數,在鄭州平均一個中介從業者三個半月才能賣出去一套房。從事中介工作的門檻很低,基本上會講話,認路就能上崗,但真正想有業績,則需要三到六個月的“摸爬滾打”,既要補充大量的地產資訊,又要具備法律法規、政策解讀、手續辦理、程序流程、風險把控、溝通技巧、金融知識、銷售心理等專業知識和技巧。這不是一份簡單“跑腿”的工作,他們是連接房源和客戶之間的經紀人。
在權威媒體發布的鄭州十大高薪行業排行中,房產中介行業連續多年在前三甲行列。然而行業整體的過萬的月薪并沒有降低頻繁曝光的中介亂象。發布虛假房地產信息、侵占房屋交易資金、炒買炒賣、哄抬房價、違規提供服務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在房產中介行業已經成為無形的潛規則。既干擾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也擾亂了社會秩序、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隨著樓市供應量的逐年增加,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二手房市場還能火爆。中介行業的人如此總結:二手房的優勢在于可直觀分辨,即買即住,一般比新房便宜8到20萬不等,周邊生活配套齊全等。實際上地產中介和樓市發展是水漲船高相融共生的關系。樓市好,中介生意更好,樓市差,中介生意慢慢熬。每次政府降息降準,調低首付比例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二手房市場。二手房中介作為傳統的經紀服務行業,主要依托人力資源和信息服務存在。他們的盈利常常被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總房價2%的中介費是最基礎的盈利模式,這也被指責為房價上漲的另一個兇手。
伴隨著8月18號鄭州新地王的誕生,房價五萬時代即將開啟,捂盤惜售和房價飆漲已成為諸多“業內共識”。而這個時候一個不合時宜的噪音,悄悄在各大樓宇的電梯間里出現,讓人不得不跟著呵呵。有人說,這種直接開罵的廣告把所有購房者都罵了,真實反應了現在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樓市的火爆,也有人說,這是地產泡沫破滅前市場情緒處心積慮的嘩噪行為。
央視新聞8月16日報道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
新聞縱深:央視新聞8月16日報道,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銀監會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這份中介管理的重磅政策,明確要求房地產主管部門會同價格、通信、金融、稅務、工商行政等主管部門,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快建設房地產中介行業信用管理平臺,建立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對嚴重失信的機構和從業人員,聯合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意見還要求:1.要求各地核驗房源信息,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要在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撤除;2.中介機構不得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等房屋提供中介服務;3.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等。
房界網的這次公開“罵街”的背后,是傳統中介和互聯網平臺的一次正面沖突。“亮劍”應該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