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隸屬于河南省安陽市,地處黃河故道,因黃河而得名。內黃縣位于河南省北部,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主要以大棗、花生、尖椒等農業深加工為主,也是中原陶瓷產業基地。
而對于內黃縣來說,金星啤酒廠對內黃縣的經濟發展和安排農民工就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企業也高喊口號,打造環保型企業。然而,內黃縣的群眾卻這樣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內黃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群眾對這家上市企業有這么深的誤解呢?
近日,本網不斷接到河南省內黃縣群眾舉報,稱位于城關鎮金星大道一上市企業---金星集團安陽啤酒有限公司的煙囪常年直冒"黑煙",群眾多次舉報,相關部門置之不理。
據附近村民稱,他們多次找廠里反映黑煙一事,廠里負責人卻說"排煙經過了環保部門審批,有排煙許可證",我們老百姓也懂,排煙許可證可不是讓"煙囪排放的‘黑煙’"的。順著這位村民的指引,本網來到金星啤酒門口看到,高聳的煙囪里正在向外不急不慌地吐露著黑煙,這些煙塵隨風飄散,使得附近的天空看起來灰蒙蒙的。村民告訴記者,金星啤酒廠在這里好多年了,以前污染更嚴重,現在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金星啤酒廠的排污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不過,他們(啤酒廠)也不敢這么明目張膽了,都是趁晚上偷排,夜里視線不好,所以黑煙根本看不到,不過這樣也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污染問題,只有企業不怕花錢,上一流的環保設施。我們附近群眾也多次上告有關部門,但是我們這里的環保局不作為。
在現場,本網發現該啤酒廠的煙筒一直排放著濃黑色的煙霧。作為監管部門的環保局和當地區政府又做出了哪些工作,我們不得而知?
身為地方大型企業,不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卻唯利是圖,欺上瞞下,掩耳盜鈴,如何得到群眾信賴?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要保護環境、關注民生,新環保法也加強了對污染環境行為的查處力度,9月份,安陽市環保局長被迫辭職,相關領導人還被環保部約談,為何金星啤酒廠依然存在這樣的污染企業而沒有人查處?
希望此事能夠引起內黃縣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污染企業進行查處,還百姓碧水藍天!關于此事處理結果,本網將繼續關注。(來源:中國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