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4個跌停!
(資料圖)
作者 | 高巖、梁春富
編輯丨高巖
這是野馬財經的第2626篇原創
本文約3236字,閱讀時長約8分鐘
隨著河南真實生物研發的國產新冠特效藥阿茲夫定獲批,A股“阿茲夫定”漲的定律也開始失效,不少“概念股”也露出了“裸泳”的真面目,股價陰跌。
7月25日晚,復星醫藥(600196)(600196.SH、2196.HK)拋出重磅消息。在首款國產抗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獲批上市后,復星醫藥宣布旗下子公司聯合開發及獨家商業化阿茲夫定。
7月26日,阿茲夫定片概念股復星醫藥跌3.11%、拓新藥業(301089)(301089.SZ)跌6.27%、華潤雙鶴(600062)(600062.SH)、奧翔藥業(603229)(603229.SH)跌停,只有新華制藥(000756)(000756.SZ)微漲0.63%。自這天起,奧翔藥業更是連續4天跌停。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合作
這其中,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意見最大的當屬奧翔藥業(603229.SH)。今年5月11日,奧翔藥業公告稱,子公司麒正藥業就阿茲夫定片的加工生產與真實生物簽訂《委托加工生產框架協議》和《藥品委托生產質量協議》。
公告還指出,上述協議涉及的阿茲夫定產品,其上市許可持有人為真實生物,麒正藥業不享有其所有權,僅為受托加工生產企業,具體訂單計劃、結算方式、交貨期限目前尚未簽署相應合同,雙方能否最終簽署相應合同以及簽署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麒正藥業相關片劑生產線尚須通過GMP符合性檢查、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C證后,方可進行上市藥品委托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期間一份臺州市生態環境局下發給麒正藥業的《環評文件承諾備案書》在市場上流傳,其流出路徑和動機令人生疑。
該文件提到,麒正藥業于7月18日提交申請備案的請示,由浙江泰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的《浙江麒正藥業抗新冠病毒藥物阿茲夫定片產業化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等材料收悉,經形式審查,同意備案。
查閱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發現,麟正藥業7月13日自主公示了上述備案書中的《環境影響登記表》。該文件指出,從環境保護角度看,阿茲夫定片產業化項目是可行的,并披露了該項目總投資達2.03億元。
來源:《浙江麒正藥業抗新冠病毒藥物阿茲夫定片產業化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
另外,市場上還流傳出一份麟正藥業阿茲夫定片產業化項目的備案書。其中提到,該項目計劃在今年1月開工,為代工阿茲夫定片新設一條生產線,以滿足年產15億片的需要。項目達成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67.64億元,利稅21.18億元。
生產項目備案書 來源:雪球
對于上述對股價有影響的市場傳聞和文件,奧翔藥業一直沒有進行澄清或承認。自從今年1月傳出公司與真實生物合作的消息,至5月11日正式官宣以來,奧翔藥業股價累計漲幅165%。
但隨后市場上則出現了一些質疑聲音,傳聞提到麒正藥業停工、放假,與真實生物的合作真實性存疑。
7月19日,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到子公司麒正藥業的停工傳聞,詢問生產的產品是否有訂單和合同簽訂,質疑與真實生物合作的真實性。但是公司不僅沒有披露關于合作的進展,還澄清了停工傳言,指出子公司經營正常。
來源:上證e互動
直到8月1日才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一直與真實生物積極溝通,雙方無具體訂單。
在公司回復之前,公司股票于7月26日-7月29日連續4天跌停,投資者損失慘重,在股吧里叫苦連連。
高管精準減持
從年初至5月11日,奧翔藥業股價一度翻倍。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價上漲過程中,奧翔藥業今年4月7日發布公告稱,包括實控人、董事長鄭志國在內的一眾高管和股東均有減持計劃,合計擬減持1571.8萬股(約占總股本5.48%)。按彼時收盤價估算,該減持計劃規模超過7億元。
7月29日公司發布減持進展公告,鄭志國、劉兵、張華東已實施減持48.35萬,減持套現2316.76萬元。
據通達信軟件數據顯示,他們都是在7月8日-26日期間實施減持的。需要強調的是,張華東減持的7月25日,恰好是復星醫藥宣布獨家商業化真實生物研發的阿茲夫定的時間。消息見光后,奧翔藥業就開始暴跌模式,一連4個跌停。
7月28日,奧翔藥業發布股價異動公告,再次重申子公司與真實生物的協議為雙方開展合作的框架性文件,不涉及具體交易金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前述合作尚無其他進展。
數據來源:通達信軟件
在這期間減持的還有原第二大股東LAV Bridge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禮安。二者皆是奧翔藥業的原始股東,實控人分別是施毅(YI SHI)和陳飛。
施毅是禮來亞洲基金(LAV)的創始管理合伙人,陳飛是合伙人兼投資總監。兩人都擁有醫學領域的博士學位。禮來亞洲基金前身是美國禮來集團的亞洲直接投資部,在醫療投資領域享有聲譽,投資了包括中信醫藥、貝達醫藥、微芯生物等優質生物醫藥公司。
去年11月奧翔藥業曾公告,LAV Bridge及上海利安計劃在未來半年內減持不超過1411.2萬股、占總股本的4.91%。
直到最近的7月27日,奧翔藥業從發布減持進展公告,稱該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在2022年1月19日-5月27日期間已累計減持1071.83萬股,同時計劃繼續減持490.54萬股,減持之后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為何鄭志國、劉兵、張華東等減持進度就可以在一周之內進行公告披露,股東LAV Bridge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就拖延了2個月才進行披露,這里面蘊含著什么秘密?
來源:上證e互動
在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表示,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相關事項的現狀、可能影響事件進展的風險因素:該重大事件難以保密;該重大事件已經泄露或者市場出現傳聞。希望公司遵紀守法,及時披露。
奧翔藥業回復稱,公司均按照規定進行披露,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阿茲夫定是市場大熱點,事實證明它對涉及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且市場上關于上市公司高管套現等質疑不斷,還有相關資料在網上流傳泄露。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共媒體傳播的消息可能或者已經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向深交所提供傳聞傳播的證據,并披露澄清公告。在這一點上,上市公司在信披上存在違規的嫌疑。
另據麟正藥業在政府官網公示的文件,阿茲夫定項目總投資2億元,這并不是一筆小錢,對于奧翔藥業的投資者和廣大股東來說應該有一個詳細交代。
還有投資者在投資群里表示,阿茲夫定對于恢復國內市場和消費信心有特殊的意義,很看好該藥的前景。于是,其在5月底買入奧翔藥業,但目前虧了25個點。“連續四個跌停,不屬于正常的見光死。”該投資者稱。
“高管減持是在阿茲夫定有眉目之前。其實減持也很正常,反常有兩點,一是信息落地前,大股東的精準減持;二是藥物出來前各種宣傳,但出來后市場反響并不樂觀。總之,高管在這個位置套現,以及奧翔自己的行為,令人詫異。” 在談及奧翔藥業高管減持時,上述投資者說。
奧翔藥業內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回應投資者關于合作真實性的質疑,并不存在股吧中投資者質疑的公司故布疑陣為高管、股東減持創造便利的情況。
至于《環評文件承諾備案書》等材料在網上流傳,該工作人員稱,有關公司信息以公司公告為準。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達70%
資料顯示,奧翔藥業主營業務是特色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具有手性結構多、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生產工藝獨特等特點。產品涵蓋肝病類、呼吸系統類、心腦血管類、高端氟產品類、前列腺素類和抗菌類等六大類。其中,肝病類和抗菌類的產品占公司營收比例為47.71%。
2022年一季度,奧翔藥業營收為2.05億,同比增長42.45%;歸屬凈利潤為7072萬,同比增長61.18%。
拉長時間線看,奧翔藥業于2017年5月9日登陸上交所,自2019年11月股價低點一路飆升,至今年5月11日最高點66.95元/股,已經大漲了8倍多。隨后其股價一路跌至30元/左右,此后又緩步拉升至56.66元/股的高點,接著在7月26日開啟連續跌停。截至8月3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29.8元/股,市值較5月份高點已經蒸發了超120億元。
來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內,奧翔藥業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70%左右。根據公司最新公告披露,截至7月28日,公司實控人鄭志國持股比例高達57.38%。
根據減持進展,鄭志國目前僅減持了2萬股,此前計劃減持不超過1150萬股。離減持計劃截止日期還剩兩個月左右,按照目前奧翔藥業的股價走勢,鄭志國等高管是否會繼續減持?高管精準減持,傳聞未及時才澄清,這只新冠牛股到底有沒有人在“割韭菜”,對此,你還有何看法?歡迎留言、投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