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咖馮柳的持股變化一直備受市場的關注。隨著半年報披露漸入尾聲,馮柳旗下高毅資產的最新持倉圖譜也浮出水面。
截至8月26日晚,高毅資產旗下基金出現在1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合計持股市值達200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依舊偏愛醫藥生物。其中,高毅資產新進東誠藥業(002675)和派林生物(000403),同時大幅減持人福醫藥(600079)、信邦制藥(002390)、紫光國微(002049)、容知日新等個股,繼續保持龍軟科技、羚銳制藥(600285)和華潤三九(000999)持股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華貿物流(603128)、廣電計量(002967)、昌紅科技(300151)和睿創微納等個股的最新前十大股東中則不見了高毅資產的身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歷史持倉數據顯示,馮柳一般是在公司遭遇利空或下行趨勢時買入,體現了其“弱者體系”“逆向投資”的投資理念。這也和華爾街的逆向投資大師鄧普頓如出一轍。
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馮柳持有時間特別長,以及最新買入個股,非常值得投資者研究。
堅守羚銳制藥已達4年
早在2018年三季度末,馮柳第一次現身羚銳制藥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榜,至今堅守長達近4年。目前,馮柳管理的鄰山1號遠望基金依然持有2700萬股,持股市值達3.38億元,位列第二大股東。
羚銳制藥有什么魔力,讓馮柳如此專情?
羚銳制藥聚焦于中藥膏藥產業,產品涵蓋了風濕、扭傷、肌肉痛、關節痛等多個領域。其中,“兩只老虎”系列膏藥,20多年來深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該系列產品10年累計銷售量突破100億貼。據米內網統計,2021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中成藥貼膏劑TOP20產品,公司有6個產品上榜。
羚銳制藥的業績持續增長,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03億元,同比增長10.86%;歸母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加23.15%。若還原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后,公司利潤同比增速已超股權激勵的業績目標。
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來營收和凈利復合增長率均達到15%左右,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達73%和18%。從巴菲特十分看重的凈資產收益率看,公司2021年ROE已經超過15%,且從2014年以來逐年提升。
公司不僅業績出色,回報股東也十分慷慨。上市以來,公司已經實施現金分紅18次,累計現金分紅金額達12.44億元,分紅率為45.6%。
羚銳制藥未來有哪些看點?
首先,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比18.7%,且人數仍在增加。券商研究員認為,隨著目標人群的用藥需求不斷增加,羚銳制藥有望迎來一個市場擴容的發展期。
其次,公司的醫藥電商初具規模。公司披露,2022上半年公司電商前臺累計接待客戶13.1萬人次,復購客戶平均客單價較去年提升124%。此外,在“618年中大促”中,京東羚銳官方旗艦店銷量在貼膏劑產品中位列第一。
隨著客觀因素的消散,收入占比最高的華東地區有望恢復增長。公司表示,受客觀因素影響,屬于華東區域的上海地區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34%。
悄然布局派林生物和東誠藥業
擅長抄底醫藥股的馮柳又悄然布局了血制品公司派林生物,以及國內核醫藥行業龍頭東誠藥業。
派林生物于8月11日因回購事項,披露了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公告顯示,7月5日,馮柳管理的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830萬股,市值為1.88億元。到了7月13日,其持股數量增加到1430萬股,6個交易日內加倉600萬股。如照均價計算,馮柳投入金額達1.3億元。
無獨有偶,基金經理葛蘭同時“重金”購入博雅生物(300294)和天壇生物(600161)。血制品板塊獲得知名基金大佬青睞,相關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十分給力。
派林生物還未披露半年報,而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70%。公司表示產品供應相對充足,銷售端從年初加大了銷售力度搶占先機,并且在海外出口取得了重大突破。
天壇生物2022年半年度收入18.91億元,同比增長4.37%;歸母凈利潤3.85億元,同比增長14.27%。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凈利同比增幅分別為22.97%和40.3%,趨勢明顯好于第一季度。
博雅生物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凈利同比增加四成。博雅生物在報告中稱,血液制品在多種重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面,有著其他藥品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屬于國家戰略性資源。
中原證券(601375)分析師李琳琳表示,目前血制品行業估值較低,處于近十年來的低位水平。同時,集采不僅不會帶來惡性殺價,相反中標產品的市場滲透率還有望提升。我國血制品行業未來有望持續高景氣,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核藥也受到馮柳的青睞,第二季度新進東誠藥業1300萬股,市值達1.76億元,位列第六大股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7.65億元,同比下降3.33%;歸母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幅為8.89%。然而,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9.25%,環比大幅改善。
東誠藥業認為,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精準醫療的資源需求也日益增長,而核醫學在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療一體化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核醫學發展的政策,促使我國朝向發達國家的人均核醫學需求水平看齊甚至是超越。公司預計核素藥物及核醫學檢查相關需求量會逐年上升。
超半數持股是醫藥公司
從馮柳持倉和進出動向來看,生物醫藥行業依然是不變的主旋律。數據顯示,馮柳旗下高毅資產持有的12只個股中,有7家是醫藥生物公司,合計持有市值高達32.75億元。復星醫藥(600196)在7月26日披露定增結果顯示,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獲配4761.9萬股,獲配金額達20億元,包攬了此次定增的超40%額度。
記者發現,馮柳在第二季度從華貿物流、昌紅科技、廣電計量和睿創微納的前十大股東榜消失,而且大幅減持紫光國微和容知日新,這6家公司均不是醫藥企業。
華貿物流作為馮柳心頭好之一,其在去年三季度末新進,2021年第四季度,馮柳進一步增持至3800萬股。今年一季度末,馮柳仍舊堅守華貿物流。然而,短短三個月后,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便退出華貿物流前十大重倉股。
華貿物流業績增速突現按下暫停鍵,或是馮柳“離場”原因之一。中期報告顯示,華貿物流上半年營業收入124.12億元,同比增長26.47%;歸母凈利潤4.81億元,同比僅增長1.26%。公司第二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下降21%。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75.02%和57.74%。
再看廣電計量,馮柳持倉則來自于參與定增。去年6月,馮柳以32.5元/股價格,獲配超1000萬股,耗資3.31億元。在去年四季度少量加倉后,今年以來馮柳開始虧損大甩賣,直至從前十大股東消失。
廣電計量是一家全國性、綜合性的獨立第三方計量檢測服務機構,是國內極少數同時通過CNAS、DILAC、CMA、CMAF和總裝軍用實驗室認可的質檢機構之一,在國內檢測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檢測行業增速常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但是行業卻呈現“小、散、弱”的狀態,并且大部分機構創新能力不足,頭部企業能夠充分享受行業的集中度提升紅利。
有市場人士認為,廣電計量股價大幅下跌或與公司近年業績相關。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95億元,同比增長20.61%;歸母凈利潤0.1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然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仍現虧損。同時,公司2021年營收22.47億元,同比增長22.09%;歸母凈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22.6%。公司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態勢。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