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雪梅
(資料圖)
酸奶內卷卷翻車了。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一款酸奶包裝顯示,其中添加的專利益生菌菌株是從巴馬百歲老人腸道采集篩選。這款酸奶屬于皇氏集團(002329)旗下產品。該消息隨即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表示宣傳語令人不適。
乳業獨立分析師宋亮告訴《財瞭》,該酸奶所宣傳的從巴馬百歲老人腸道提取益生菌的路徑是科學有效的,但提取出來的菌種是否確有功效、以及是否與長壽有關,還有待商榷,且營銷意味更重。
《財瞭》還發現,皇氏集團這家廣西老牌乳企,雖然主業一直是乳制品,但這幾年頻繁跨界,從跨界影視到人工智能,今年又計劃大手筆跨界光伏產業。
“百歲老人”的營銷話術不能證明益生菌功效
廣西巴馬被稱為世界長壽之鄉。《財瞭》發現,皇氏集團在巴馬設有子公司皇氏巴馬乳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定型包裝乳及乳制品生產、加工和銷售;蛋白飲料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等。
皇氏集團在酸奶配料中標注這句話,本意或許是宣傳長壽、健康,或凸顯自身酸奶的品質。但這一直白的營銷方式卻讓網友和消費者感到不適。隨后,皇氏乳業表示,該款酸奶達到了國家生產標準,不過用語過于直白,將進行優化和改進。
根據專利信息,鼠李糖乳桿菌hsryfm1301是采集自廣西巴馬長壽村中長壽人群及其家族人群樣品,從樣品中分離乳酸菌,通過研究篩選與綜合比較等,將篩選出的菌株鑒定為鼠李糖乳桿菌,該菌株具有分解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功效。
乳業獨立分析師宋亮告訴《財瞭》,皇氏乳業酸奶所宣傳的從巴馬百歲老人腸道提取益生菌的路徑是科學有效的。益生菌的發現和培育,除了可以通過植物或動物體內發酵提取,還可以第三種方式,即化學的方式進行發酵。目前國內外的益生菌采集方式都差不多。
至于提取出來的菌種是否確有功效?宋亮表示,這需要通過臨床的研究和驗證,而且由多次實驗、較長時間研究后的結果來說明。
此前,在《財之道》沙龍上,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永福也提到,一個好的益生菌產品必須有一個好的菌株,這個好的菌株必須有一個科學的、系統的研究,這里包括了它的來源、遺傳穩定性、功能等的科學研究,這些都是評判一個益生菌產品很重要的依據。
不過,益生菌在人體內的活性和作用最好的時間段是青年到中年,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宋亮認為,至于從百歲老人體內采集的功效是否更好,這是不科學的。
涉事乳企去年虧損近5億,近期布局光伏
根據產品上的說明,“鼠李糖乳桿菌hsryfm1301是皇氏集團巴馬益生菌科技有限公司等專利益生菌菌株,從巴馬百歲老人腸道采集篩選,授權廣西皇氏乳業有限公司使用”。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西皇氏乳業有限公司與巴馬益生菌科技有限公司同屬于皇氏乳業集團控股公司。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廣西皇氏生物工程乳業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31日成立。2010年,皇氏集團在深交所上市,成為我國第四家A股上市乳業公司,有“中國水牛奶之王”之稱。目前皇氏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是黃嘉棣,持有本公司31.40%股份。
根據皇氏集團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19億元,同比增長0.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6億元,同比增長813.61%。從業務構成來看,皇氏乳業主營業務包括乳制品、食品;信息服務、信息工程;廣告傳媒。其中,乳制品、食品板塊占整體收入的近87%。今年上半年,乳業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7.75%。
近幾年,皇氏集團營收增長緩慢,過去兩年一直處于巨額虧損的狀態,2021年虧損4.72億元,期末負債率為65.94%。
業績表現不理想的背后,或與皇氏集團近幾年頻繁跨界有一定關系。皇氏集團的主業雖然一直是乳制品,但資料顯示,這家廣西老牌乳企近年多次被質疑“蹭熱點”,從跨界影視到人工智能,今年又計劃大手筆跨界光伏產業。
早在2014年,皇氏集團曾通過對文化產業的并購入局影視行業,在2014、2015年期間先后收購了御嘉影視、盛世驕陽等影視公司,受此帶動,公司股價曾在一年半內大漲近400%。
2020年3月,皇氏集團又宣布與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關鍵領域開展深度、立體的合作,隨后公司股價也接連大漲。
前不久,皇氏集團先是公布了百億元投資太陽能電池計劃,后又傳出進軍光伏產業的消息。為此,深交所還給出了質詢,要求詳細說明相關項目投資情況,并說明是否存在哄抬股價的情形。但是此后幾天,皇氏集團連續發布了三份光伏合作項目協議。
近幾年乳業競爭激烈,皇氏集團不斷嘗試新領域或許是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也或許是為了提振股價。但多次跨界并未給皇氏集團帶來轉型機遇,此前,其收購的影視業務因經營慘淡、拖累集團利潤等原因,已于2019年年底被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人工智能合作業務進展也再無新動態披露。
如今其最大的業績支撐仍是乳業板塊,皇氏集團也因頻繁跨界,被外界認為是“不務正業”、“蹭熱點”。
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皇氏集團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未來營收成長性較差,可能有財務風險,存在隱憂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近3年增幅、經營現金流/利潤率。
酸奶內卷,過度營銷?
皇氏集團酸奶營銷翻車背后,與業內越來越內卷的酸奶創新有一定關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酸奶內卷、價格刺客等話題備受關注。
一方面,益生菌概念火熱,酸奶等相關消費賽道被認為存在較大市場潛力。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機構的數據,2021年全球益生菌市場規模預計達611億美元。預計從2021到2026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將以8.3%的年復合增長率繼續保持增長,至2026年達到911億美元。
目前,眾多乳企已在益生菌領域爭相布局,蒙牛、伊利、君樂寶等均推出相關國產益生菌酸奶產品。
另一方面,酸奶領域創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伊利、蒙牛等老牌乳企之外,不斷有新興酸奶品牌出現,從酸奶零食化、酸奶高端化等角度涌入市場。眾玩家不僅從0糖低脂、口味創新等角度進行競爭,還在添加物方面花樣百出。比如含姜黃、天然花青素、GABA(γ-氨基丁酸)、高蛋白、咖啡因等都成為宣傳點。
宋亮向《財瞭》表示,近兩年,國內酸奶整體銷量是下滑的、銷售額也是下降的,市場競爭非常慘烈。
對于酸奶賽道來說,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法只能短期吸引關注度。宋亮表示,酸奶的核心競爭力,第一看產品的口感和功能;第二看品牌;第三看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建設和成本控制能力。
標簽: 皇氏集團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