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_国产xxxxx免费视频_免费禁漫天堂a漫h漫_一个色综合网站

波及十余家上市公司!“專網通信”騙局細節曝光,ST宏達稱“與隋田力已無關系”

時間:2022-12-07 14:32:29

又一家上市公司因虛增收入受到處罰。

12月5日,ST宏達(002211)(宏達新材,002211.SZ)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涉嫌違法的事實如下:未按照規定披露實際控制人;2019年至2020年年度報告虛增收入、利潤;2020年年報未計提商譽減值,虛增利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證監會擬決定,責令宏達新材改正,給予警告,并處300萬元罰款;對實控人隋田力給予警告,并處1000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長楊鑫給予警告,并處200萬元罰款;對時任財務總監樂美彧給予警告,并處50萬元罰款。

針對本次處罰,《》記者致函宏達新材,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復。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宏達新材上海總部,其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日常經營一切正常,對于本次處罰,公司將對2019年、2020年兩年的年報進行修正,同時,由于涉及罰金,因此有可能對今年的利潤造成影響。

當記者問及公司與隋田力的關系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已經與隋田力本人沒有任何關系了”。

幕后操盤者首次受罰

當日的公告揭露了“專網通信”案件的始末。經證監會查明,自2013年開始,隋田力為做大控制公司的流水和業績,主導專網通信自循環業務,該業務涉及的專網通信產品未最終銷售,也無實際終端運用。2017年,隋田力團隊在國內將上述專網通信產品拆解成原材料主板,然后進行組裝,必要時通過貼片補充主材損耗,最終進入新一輪業務自循環。

2019年1月,隋田力通過成為宏達新材的實際控制人,將上述自循環專網通信業務引入宏達新材。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為自循環業務核心公司,執行資金池及產品拆解功能。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江蘇邁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天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業務通道公司,以資金過賬和合同單據流轉的方式參與自循環貿易,并收取1.5%至2%通道費。上述公司均受隋田力控制,為宏達新材的關聯方。宏達新材專網通信產品組裝業務和貼片業務形成閉環。

2019年,宏達新材通過專網通信業務合計虛增收入2.47億元、虛增利潤總額2971.88萬元,占當期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38.93%;2020年度,宏達新材通過專網通信業務合計虛增收入4.89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03億元,占當期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146.09%(占更正后利潤總額的151.08%)。

2019年10月,宏達新材以2.25億元價格現金收購上海觀峰100%股權。從2020年開始,為掩蓋商譽存在明顯減值并完成對賭業績,楊鑫提議并由隋田力決定,在上海觀峰開展大規模的組裝業務。宏達新材2020年末在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時未計提商譽減值,虛增利潤7580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07.05%(占更正后利潤總額的110.70%)。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專網通信案爆雷以來,隋田力首次出現在處罰名單上?!缎姓幜P事先告知書》顯示,經查明,2019年1月5日宏達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原控股股東江蘇偉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12210萬股(占總股本28.2328%)已過戶至上海鴻孜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鴻孜)名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楊鑫。同時,宏達新材《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的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楊鑫。

但實際上,隋田力與上海鴻孜的法定代表人楊鑫約定,由上海鴻孜代隋田力持有上述宏達新材股權,隋田力為宏達新材的實際控制人。宏達新材未按照規定真實披露實際控制人,構成虛假記載。證監會擬對隋田力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宋一欣向《》記者表示,任何企業的財務造假行為、虛假陳述行為都應受到證券法的處罰,受到證監會處罰以后,投資者可以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11月29日,ST宏達公告稱,已有8名自然人認為公司虛假陳述的行為對其造成了投資損失,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公司賠償損失金額共計約63.88萬元。目前,上海金融法院已受理此案,等待正式開庭。

波及十余家上市公司

記者注意到,除ST宏達外,近期*ST澤達、*ST凱樂(600260)等與“專網通信案”相關的上市公司也都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11月19日,*ST澤達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預先告知書》顯示,經查,*ST澤達通過公司或子公司簽訂虛假合同、開展虛假業務等方式,于2016年至2019年累計虛增營收3.42億元,虛增利潤1.87億元。同時,*ST澤達在招股書中隱瞞了上市前隋田力代持之事。證監會擬決定,對澤達易盛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8600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罰。

11月22日,合眾思壯(002383)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司涉及四項涉嫌違法事項。一是公司通過虛構雷達相關業務虛增收入、成本和利潤;二是通過虛構專網通信業務虛增收入、成本和利潤;三是虛構軟件銷售和技術服務費收入;四是跨期確認票據貼現費用。公司以上行為導致2017年至2020年涉嫌累計虛增收入15.81億元,累計虛增成本11.78億元,虛減財務費用1.1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21億元。

證監會擬決定,對合眾思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郭信平等4名責任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罰款。其中,當事人郭信平的違法情節較為嚴重,還擬被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12月2日晚,*ST凱樂發布《關于收到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稱,經查,2016年至2020年,*ST凱樂與隋田力合作開展“專網通信”業務,合作期間,公司僅在2016年存在少量專網通信業務,其他專網通信業務均為虛假,僅是按照合同約定偽造采購入庫、生產入庫、銷售入庫等單據,沒有與虛假專網通信業務匹配的生產及物流,以此虛增收入、利潤。*ST凱樂2016年至2020年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12.25億元,虛增營業成本443.52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9.36億元。

按照相關規則,*ST凱樂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如根據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結論,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向《》記者表示,上市公司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和大額的虛增營收、利潤必然會露出“馬腳”,進而引發審計機構、監管部門和輿論監督的關注。

“該案件掀開了上市公司聯合串通造假的一幕,這也給審計機構提了醒,如果自己審計的上市公司跟已經確認造假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發生較大額的交易,在審計過程中要高度警惕,加強專項審計。”況玉清如是說。

據媒體梳理,自2014年起,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涉及該“專網通信案”,包括:ST新海(002089)、*ST華訊(現:華訊退(000687))、凱樂科技(現:*ST凱樂)、中利集團(現:ST中利(002309))、亨通光電(600487)、寧通信B(200468)、飛利信(300287)、瑞斯康達(603803)、宏達新材(現:ST宏達)、中天科技(600522)、國瑞科技(300600)、上海電氣(601727)、匯鴻集團(600981)。統計顯示,相關上市公司累計金額可能超過900億元,被媒體稱為“2021年A股最大騙局”。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記者表示,監管部門重拳出擊造假公司,是維護市場秩序和資本市場公平公正運行,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之舉,也是資本市場造假者必須付出的應有代價。

柏文喜表示,專網通信業務造假,一方面對于A股投資者造成了重大誤導并涉嫌欺詐,有可能引發投資者的重大損失;另一方面也讓A股投資者對于專網通訊業務的真實性和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產生質疑,對于專網通訊業務的未來發展十分不利的。

標簽: 上市公司

來源:華夏時報
0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