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11日,國內A股數據中心龍頭數據港(603881)(股票代碼:603881)發布了2022年財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55億元,同比增長16.8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84億元,同比增長65.86%;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約10.22億元,同比增長21.54%;累積已交付及已運營數據中心達35個,總IT負載371兆瓦(MW),折算成5千瓦(KW)標準機柜約74,200個,可以支撐大客戶每秒200億億次運算量級的算力,可廣泛支持人工智能、AIGC等領域發展。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在《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文章中再次強調,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東數西算”已然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東數西算”正式啟動一年來,各級政府立體化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得到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穩步提升。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凸顯。而東數西算的“引入”,無疑為我國進一步打造全國一體化新型算力網絡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不僅可以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優化數據中心產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在促進行業綠色新能源結構調整,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方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據了解,數據中心A股龍頭數據港憑借敏銳的戰略前瞻思維,不僅提前全局性、系統性布局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一線核心區域,在“東數西算”提出之間就已涉及西部內蒙古烏蘭察布等“西算”樞紐。
年報顯示,公司自 2015 年開始,通過持續不斷的合作、擴張,北至烏蘭察布、張北,南至廣東深圳、河源,已建成 35 座數據中心,實現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及西部相應核心區域的前瞻戰略布局,提前適配了國家“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布局規劃指引。不僅在建及在運營數據中心100%位于“東數西算”核心節點,總體規模也已排名行業第二。(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國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分析報告(2022)》)。
《人民日報》在《數字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文章中為論述我國十年來數字產業化深入推進,構建先進完備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實現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雙輪驅動,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引用的中國聯通張家口(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300832)園項目,就是數據港“東數西算”的重點項目之一。
根據公司年報,數據港積極響應國家“數字中國”戰略,不斷推進數字化助力,逐步推動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項目一期等項目的建設與相關準備工作。這座京津冀區域在建等級最高、機架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定制化客戶入駐。據悉,它不僅是數據港“東數西算”戰略高地的新起點,還被國家發改委定位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算力高效調度示范”項目,全國兩大“東數西算”調度平臺之一,在此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承接中國聯通全國算力總調度任務,為環首都區域重要客戶提供超高水平算力服務,并主動服務于國家戰略、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建設、賦能千行百業。
未來,隨著“東數西算”等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類似數據港這類擁有核心戰略資源、穩定運營能力等核心競爭力的國資行業龍頭企業,將持續獲得更多的市場青睞,享受更多的政策與發展的紅利。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