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_国产xxxxx免费视频_免费禁漫天堂a漫h漫_一个色综合网站

直擊工業富聯業績說明會:回應毛利率下滑爭議 第二增長曲線聚焦“算力”和“儲能”

時間:2023-03-16 20:30:58

3 月16日,工業富聯(601138)召開了2022年業績說明會,詳細介紹了2022年財務指標、業務進展,并對2023年的新業務布局進行了說明。


(相關資料圖)

早前,工業富聯公布了2022年年報,營收達5,118.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40%,歸母凈利潤200.73億元,同比增長0.30%,同時,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5元,現金分紅總額占2022年凈利潤比例為54.41%。

會議現場,工業富聯總經理鄭弘孟指出,2022年,公司在疫情期間多廠區的協同作業,讓其有效地應對了疫情的挑戰,“截至目前,我們的產能已完全恢復”。

同時,鄭弘孟還表示,公司積極響應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利潤,只要能夠不斷改善毛利率,增加獲利率,未來仍然會保持一定的分紅比例。兩因素致毛利率下降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工業富聯仍保持了穩定的業績增長,但凈利潤增速卻始終低于營業收入增速,毛利率也持續下滑。

2022年工業富聯的整體毛利率約7.26%,較2021年下降約1.05個百分點,而這已是公司上市以來連續五年毛利率下滑。2018年至2021年,工業富聯的毛利率分別為8.64%、8.38%、8.35%、8.13%。

業績說明會現場,工業富聯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郭俊宏回應了毛利率下滑的原因,“第一是產品組合有變化;第二是公司高毛利產品推出時間通常在第四季。此外,2022年底受到鄭州廠疫情影響,出勤率下降,以及實施員工激勵措施等,也導致了成本及費用增加”。

不過,郭俊宏表示,在各方支持下,目前公司已迅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后續公司的經營未受到該事件進一步的影響。

總結2022年的經營情況,鄭弘孟認為,2022年,受物流成本、物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整個行業面臨了一定的挑戰,不過工業富聯在2022年仍然達成營收、獲利雙雙創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面臨供應鏈挑戰,以及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導致產品組合變化的情況下,我們三率還是維持了比較平穩的表現。”

年報顯示,2022年,工業富聯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21%、0.75%、2.26%,同比變動0.00pct、-0.20pct、-0.20pct。

不過,鄭弘孟也指出,公司還將通過一系列措施改善毛利,“第一,對于新項目或產品,要通過技術研發來推動ODM,帶動未來整體毛利率的進一步提升。第二,通過CSP(云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成長,逐漸取代品牌代工的模式,創造更多利潤空間,帶動毛利率的提升,目前CSP業務已經占比四成以上。第三,也可以通過投資帶來收益的方式改善毛利,比如在大數據、自動化機器人等方面加大投資等。此外,公司也會持續投入新技術的研發,在材料和工藝的升級上使得毛利改善。”“2+2”經營策略

談到擺脫低毛利的關鍵點,就繞不開工業富聯的“2+2”經營策略。

2022年年報中,工業富聯指出,公司秉持產業投資策略,圍繞主營業務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創新業務核心賽道“2+2”領域積極布局,與上下游、業務生態圈里的龍頭深化合作,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重點發力。

在智能制造領域,其投資的工業視覺龍頭企業凌云光于2022年7月實現科創板上市。精密機加工龍頭企業新大陸(000997)精密也已向上交所主板提交IPO申請。

在機器人領域,公司對全球協作機器人獨角獸思靈機器人持續下注,在C+輪追加投資3000萬美元。2023年1月,思靈機器人獲得軟銀愿景基金領投2.12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20億美元,較C+輪升值33%。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公司投資大陸領先射頻技術公司開元通信,投資金額1,600萬元,進一步強化公司在萬物互聯領域的布局。

在一眾投資之下,工業富聯資本開支從2021年的60.4億提升到2022年80.9億,增長幅度高達35%。

據鄭弘孟介紹,這部分投資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車用電子、機器人和新能源四個領域,而這四大領域與工業富聯提出的“2+2經營策略”息息相關。

據鄭弘孟介紹,“2+2策略”分別指的是“高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和機器人”。

“過去,現在,甚至于未來,我們的核心業務會持續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除了端網云以外,我們也加入了半導體和電動車相關的業務。半導體是高端機光電高度整合的結構件的堆疊,半導體產業鏈非常長,工業富聯在設計、封裝測試及檢測設備等均有投入。電動車方面則包括電動化、智能化、自駕化相關的車電系統,這一塊整體打包叫高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是第一個’2’。”鄭弘孟說到。

第二個“2”則是在原有的經驗與優勢上發展而來,即“大數據和機器人”,“大數據包括元宇宙和新能源。元宇宙的核心在于穿戴、算力和應用,我們積極參與了高端穿戴裝置結構件的開發,第一個新型游戲的服務器已經推出了。還有很重要的是工業領域的應用,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場景,整個打包起來形成一個解決方案。另外在新能源方面,能源也是數據,特別是在對減耗減排方面,我們通過新能源事業的推動,發展儲能裝置形成另外一個新的賽道。”

而“機器人制造”則是在擁有大數據的基礎之上推動的,“我們很多裝備都是自己做的,所以將機器人和裝備自動化變成一個成長的賽道和業務。”鄭弘孟補充道。第二增長曲線聚焦“算力”和“儲能”

展望2023年,工業富聯在新業務領域還將有更持續的投入。

“我們主要的考量是要持續強化第一個‘2’,在‘高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撬動第二個‘2’——大數據和機器人的發展,來進一步拓寬業務的版圖。”鄭弘孟說到。

據其介紹,新產品、新業態出現的時候,就要促使公司進行戰略性的優化和轉型,“第一,特別是近年來與公司業務緊密相關領域的發展,比如元宇宙、CHATGPT這些新業態的傾巢而出將會產出對算力的超高需求。第二是在全球能源消費持續增長的過程當中,能源的轉型勢在必行。第三是受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的日益普及,帶來了機器人市場的演進和市場擴容的需求,這也是定出2+2策略的原因。”

基于上述判斷,鄭弘孟指出,工業富聯的第二增長曲線將聚焦在元宇宙和新能源,即算力和儲能。

“2023年,我們將會推出更多以人工智能及算力需求為基礎的(產品和服務),(在該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發投入,推動一系列AI服務器及HPC陸續的上市,導入到大型云服務商的應用當中,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元宇宙相關的運用。”鄭弘孟說到。

同時,鄭弘孟認為,儲能也是機會之一,“我們可以通過投資儲能進行硬件制造,自己研發核心軟件的控制系統,包括像電池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通過這些打造儲能運營的管理平臺,以租用或者販售的形式提供給自有園區及供應鏈園區相關的廠商,特別采用綠能或者是節能的方式來增加各單位的收益。”

標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0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