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海信集團公眾號推文宣布,林瀾博士辭去海信集團董事長職務,集團總裁賈少謙接任。同時,于芝濤出任集團常務副總裁。
結合在2022年3月,執掌海信集團長達30年的原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退休,由林瀾博士接任董事長之后,這已是一年內海信集團兩次換帥。
公告發布后,海信集團旗下的國內上市公司海信家電(000921)在當日下跌0.46元,跌幅為-2.51%,而在2月15日繼續下跌0.26元,跌幅為-1.46%,截至2月15日收盤為17.59元/股;海信視像(600060)在2月14日下跌0.08港元,跌幅為-0.52%,而在2月15日上漲0.19元,漲幅為1.23%,截至2月15日收盤其股價為15.55元/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年之內兩次換帥,2025年實現3000億營收的重擔落在了新帥賈少謙的身上。然而,以海信集團當前的增長情況及行業現狀來看,這一目標或很難達到。此外,在發展海外市場的同時,海信集團的國外毛利率卻對集團整體盈利能力存在拖累。而這些內生性的增長或是賈少謙接下來的重任所在。
“50”后交棒“70”后 2025年的3000億重擔交給賈少謙
海信集團前董事長林瀾出生于1958年,今年已65歲,而2022年3月退休的海信集團元老周厚健出生于1957年,周厚健與林瀾兩人均為“50”后,年齡不相上下,因此去年3月份海信集團的換帥也被視為是“暫時過渡”。
此次換帥公告中,林瀾也表示,“一年前周董交棒給我,是因為海信國際業務有重要未盡事宜需要我攻堅克難、完美收尾”。
而此次新上任的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出生于1972年,現年51歲。賈少謙于1997年畢業即加入海信集團,從基層人員做起。2019年,賈少謙出任海信集團總裁。
由此來看,此次換帥或將是“50”后交棒“70”后,海信集團董事長職務將由賈少謙正式接任。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賈少謙出任海信集團總裁的4年以來,海信營收增長45%,利潤增長77%
而在2021年,海信集團在上海舉行客戶大會,賈少謙發表演講時表示,海信將朝著2025年3000億元的總營收目標奔跑。
距離2025年還有2-3年的時間,3000億元總營收的重擔至今起落在了更年輕的新帥賈少謙的身上。
與白電三巨頭難以匹敵 出海重“質”不重“量”毛利率極低
在公告中,海信集團表示,2022年,集團營業收入1835億元,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20.4%),海外收入757.4億元。
如果按照賈少謙在2019年出任海信集團總裁帶動海信營收增長45%的增長率來計算,復合年增長率或在9.73%左右,若以2022年海信集團所實現的1835億元為基數預測,樂觀來看3年之后海信集團的營收或將在2400億元左右,距離3000億元的目標仍有四分之一的差距。
而分析海信集團旗下的不同公司來看,在海信集團的兩家國內上市公司中,海信視像在2022年業績預告中未披露2022年的營收規模及增長情況,海信家電則未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因此,對于2022年海信集團營業收入的分拆情況,當下還無從得知。
根據2022年前三季度海信視像實現營業收入325億元、同比下降4.16%,海信家電實現營業收入570億元,同比增長13.90%,以公司前三季度的增長變化進行簡單推算,2022年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共同為集團貢獻的營業收入或在1200億元上下,由其他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在600億元左右,基本符合海信集團以往的營收貢獻比例。
也就是說,想要在2025年達到集團3000億元的目標,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需要在2025年共同闖進2000億元的營收大關,2-3年間增長率需要達到67%。
愿景固然美好,但行業整體的表現和業內的競爭往往卻并不如意。
一方面,是彩電行業近年來在原材料漲價、替代品崛起之下的下行趨勢。根據奧維睿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TV出貨202.5M,同比下降5.6%;出貨面積144.6M㎡,同比下降2.8%。
另一方面,是在家電行業中,海信與白電三巨頭美的、格力、海爾在規模上面還有著質的差距。
從營收規模上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000333)實現2704億元,海爾智家(600690)實現1847億元,格力電器(000651)實現1474.89億元。而與此同期,海信家電的營業收入為570億元。在三巨頭們爭相突破新高的同時,海信家電距離千億大關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而在毛利率與凈利率等盈利能力方面,海信家電也以20.48%的毛利率與4.03%的凈利率雙雙墊底,難以與白電三巨頭中任何一家相匹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海信集團近年來非常注重海外業務的開展,前董事長林瀾曾在去年預計,集團海外收入最快三年內就將反超國內、占比過半。
實際上,海信集團的出海在”量“上確有成效,但在“質”方面卻仍需打磨。
可以看出,不論是海信家電還是海信視像,近年來來自國外及其他地區的營收占比明顯呈上升趨勢,在2021年已經分別達到了44.35%及57.93%。
但與此同時,對于國外產品的毛利率卻與中國大陸產品毛利率相距甚遠。2022年上半年,海信家電在中國大陸的毛利率為28.73%,而在國外的毛利率為8.54%,僅為大陸的1/3;而海信視像沒有披露2022上半年不同地區的毛利率情況,但從2021年及以前的情況來看,國外產品的毛利率均為中國大陸毛利率的1/3-1/2。
隨著集團未來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擴大,國外地區過低的毛利率很可能對于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有著更重的拖累。
綜合來看,不論是收入的規模還是收入的“質量”,海信集團都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當然,對于近年來并購動作頻繁的海信集團而言,自身業務的增長倘若難以實現,通過大手筆并購來實現集團營收的總體增長或也并非不可。只是,在并購之外,集團內生性的增長或是新帥賈少謙接下來的重任所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