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結束,學子們從高度緊張到突然松弛,心理狀態(tài)和作息等與考前都有巨大變化。同時在等待分數的一系列過程中,學子們的心理起伏也比較大。考生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高考后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學生和家長該如何調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陳玥給學生和家長作幾點提示。
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
(資料圖)
過度興奮放縱:多年苦讀,一朝“解放”,一些孩子會產生報復性放松的情況,恨不得把過去幾年欠的玩樂都一次性補償回來,彌補自己多年來的艱苦奮斗,比如通宵游戲、熬夜刷劇、瘋狂聚會狂歡、胡吃海喝,造成日夜顛倒、飲食失衡等。興奮過度的后果,是身體的超負荷運轉,以及生物鐘紊亂導致精神不佳,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焦慮悲觀低落:許多學生在考后經常會回想考試中哪里沒發(fā)揮好而出現自怨自艾、患得患失的狀況,尤其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他們往往期望值比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確定性而變得焦慮。表現為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低落。有些高考學子會出現由焦慮到失眠,再從失眠到抑郁等。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變暴躁,讓人覺得難以理喻,與家人爭執(zhí)中情緒一觸即發(fā)。
空虛無所適從:有的學生從原來緊張的學習中一下子放松下來,會出現一種不知道該做什么、虛無、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學生往往美美地睡幾天,把長期缺失的睡眠補一下。但過了幾天,就發(fā)覺自己無所事事,心里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百無聊賴,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找不到方向。
自己做好心理調適
這個階段要多補覺、多休息;避免過度放縱、熬夜,最好還能保持高考前的規(guī)律作息,盡可能不要打亂生物鐘。可以適當地做做運動、游玩散心,保持正常的飲食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參加一些高考前因時間不夠而無法參加的興趣愛好活動。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并不是唯一的轉折點。
高考前,父母為了做好后勤保障、照顧孩子生活起居,非常辛苦。不妨用這幾天,幫父母做做家務,整理整理房間、做一頓飯,犒勞辛苦照顧自己的父母。
因考試暫停的愛好可以重新拾起來。無論是吉他、畫畫、唱歌還是滑板、打球等,在愛好中消解迷茫,梳理自己的興趣。
高考結束后,未來還有更美好的人生等著你。不妨在這個時候,和同學、老師、父母討論一下自己擅長什么、興趣在哪里、有哪些能力特長,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去探索自己感興趣專業(yè)或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就業(yè)前景等信息,多方面、多渠道搜集信息,合理決策。這樣對于自己填報志愿也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學生在選擇心儀院校與專業(yè)時,可能會與家長發(fā)生分歧,這個時候正是和家長交流的好時機,談談自己的規(guī)劃和想法,明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也要“幫幫忙”
切勿大撒把,放任孩子不管不顧。不要從考前“什么都管”的極端,走向考后“什么都不管”的另一個極端。保持親子溝通非常重要。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關愛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探討關于社會、行業(yè)等的一些發(fā)展趨向。讓孩子不再停留于當下,開始自我學習、展望未來。
家長一定要發(fā)揮好“避風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導??荚囈呀浗Y束,回憶太多過去的事情只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家長要嘗試溫和理性地進行溝通。看見孩子的不容易,利用等待成績的這段時間,幫孩子尋找一些興趣愛好,抽時間陪伴孩子,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