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參與銀行“對公存款周計劃”的上市公司都要注意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皖儀科技今日披露經安徽證監局現場檢查,查出兩方面的問題。據公司方面透露,該公司“理財規模超出預定規模”一事屬于好心辦成了壞事。該公司有部分資金因為參與銀行的“對公存款周計劃”,該筆資金銀行和公司方面都理解為日常存款業務,而被監管機構嚴格認定為“銀行理財”。
“周計劃”是存款還是理財?
皖儀科技此次披露的現場檢查結果顯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0月29日,公司實際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最高投入額為4.11億元。與董事會審議通過并披露的使用額度3.95億元相比超出了0.16億元。
據相關人士介紹,上述閑置募集資金超額理財是因為公司參與了“對公存款周計劃”所致。募集資金平時閑置在募投賬戶只是活期存款,資金收益率很低。參與“周計劃”的存款資金優勢是:可以獲得高于活期存款的利息,但是又不像定期存款一樣長期鎖定,可以隨時支取。因此銀行和皖儀公司內部都把該業務理解成活期存款,而不是銀行理財產品。除此之外,理財產品購買、贖回等操作均在董事會審議通過的理財額度之內。
此次證監局在現場檢查過程中,嚴格認定該“周計劃”屬于銀行理財產品。以此計算,皖儀科技存在理財資金規模超過預先審議的標準。
撤回定增要不要報送內幕知情人檔案?
公告顯示,證監局現場調查發現:2022年3月19日皖儀科技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預案,并于8月20日披露撤回申請。上述過程中,公司僅就前期籌劃和披露預案階段進行了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及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登記填報工作,未在預案發生撤回時,再次就充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及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進行登記報送工作。據介紹,公司曾經就此事項征求專業人士意見,認為公司撤回預案并非再融資事項的終止,且撤回時內幕信息知情人范圍和備案的人員范圍相同,所以沒有再次進行報備,出現理解偏差。
據了解,皖儀科技在撤回本次申報材料后,采取了及時補救的措施:補充登記了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及完善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該事項有關的內幕信息知情人中,沒有發生內幕交易。
有資深保薦代表人仔細查詢撤回再融資申請材料的監管規則,沒有找到與之相關的明確規定。該保薦代表人強調說:“監管規則里經常會強調‘監管機構認定的其它重大事項’、‘重大變化’等。這些事項可能沒有明確表述出來,但監管機構認為可能會引起股票價格異常波動,還是應該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來處理。”從這個角度理解,皖儀科技撤回再融資申請時,向監管機構上報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及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應該是更謹慎的應對措施。
相關證券保代回應稱:“監管機構這次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基本屬于上市公司對于相關監管規則理解不透徹的行為,建議公司加大與證券輔導人員和監管人員的溝通,對模糊不清的條例遵從謹慎原則,避免誤判。”
嚴監管成趨勢
近年來,上市公司披露的“立案調查”等強勢監管案例越來越多,監管部門對于上市信息披露、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方面的監管明顯趨嚴、趨細。媒體統計顯示,今年6月1日-6月28日,不足一個月時間內就有174家A股公司因違規受罰,其中涉及信披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數量高達115家。
皖儀科技此次因為兩項“小問題”而收到警示函,就是“嚴監管”的具體表現。上市公司的規范之路,不僅體現在大是大非的是否財務造假上,也表現在日常信息披露、生產經營的一系列過程中。
皖儀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公司內部在監管規則細節上、理解透徹程度上有所不足,公司相關人員將加強學習,完善公司管理。后續信息披露工作中,將加強規范化操作。
目前皖儀科技生產經營進展順利,經營情況預計不受此次警示函影響。
標簽: 銀行理財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