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橙子11月29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接受80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基本情況介紹對比去年,公司的客戶結構有所調整。海外新增很多小客戶,而國內則是大客戶訂單量上漲??蛻魯当容^多,訂單量有增有減,整體來看呈現與去年持平的狀態。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較多研發人員,相比去年減少的部分主要是研發費用的增加。公司整體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都在按序推進。
(相關資料圖)
問:請問公司的激光振鏡控制系統和伺服控制系統有哪些具體差異?
答:振鏡控制系統最大的優點是速度,也就是效率的提升。振鏡本身是一個光學系統,更加符合光加工的特質,但缺點是加工幅面不會太大。所以一般在追求高效高精度的應用方面一定會用振鏡來做。伺服控制系統的運用場景主要是和傳統CNC機床相匹配的,傳統機床的負載慣性比較大,速度相對比較慢。兩種系統的運行速度區間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半導體、光伏、3C消費電子等領域中,只要能夠使用振鏡控制系統的一定會優先使用振鏡控制系統。
問:公司下游應用相對廣泛,大概的分布情況如何?
答:過去幾年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發展火熱,我們合作的客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3C消費電子,因而顯得3C消費電子的占比較高,這塊占比大約50%。振鏡控制系統可以應用的領域十分廣闊,公司目前已經進入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除了3C消費電子,公司產品目前還應用到五金電子、儀器儀表、汽車領域、航天航空、半導體等,甚至一些大眾消費品等都有廣泛的應用,大部分行業占比大約5-6%左右。未來我們也是把精密微加工作為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
問:請問振鏡控制系統的行業空間如何?
答:第一,對于不同行業來說控制系統產品的價格和附加值差別比較大,而市場空間的數據主要是通過激光的行業報告數據進行推算,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
第二,激光整體來說是新興行業,細分領域一旦有了市場容量和需求就會迅速發展。從激光二十年發展來看,在新的應用領域很多都是處在前沿摸索階段。精密微納加工領域的挑戰和潛在的市場容量非常大。
第三,現有應用領域中,激光加工的滲透力也在進一步擴大。
問:盜版產品的情況如何?未來如何應對?
答:2019年做過盜版打擊,效果比較明顯,但是打擊盜版需要投入的成本和精力較多。現在上市后,公司會聘請專門的律師來處理。
目前市面上的盜版產品是我們10年前的老產品,發現問題后我們對新產品的加密方式進行升級,硬件層面重新處理,目前新產品是沒有盜版的。
問:公司對于進入伺服控制系統領域是如何考慮的?
答:公司做伺服控制系統主要出于市場需求,很多合作伙伴在溝通中提出希望我們去做伺服控制系統。經過我們在市場上的調研,整個切割市場還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未來市場空間可觀。我們哪怕只做很小一部分市場份額,可以給公司帶來一定收入。如果往高端領域延伸,也可能做到更多。這對公司現階段的收入規模來說,是很好的補充。此外我們本身也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
問:公司在高端領域未來打算如何突破?
答:高端領域的激光應用在國外可能相對成熟,國內只是缺少應用場景。我們已經開始往這些領域去突破,這些領域比較高端,產品附加值也比較高。未來高端應用領域最核心的技術突破之后,主要就是產品迭代、技術升級與合作伙伴的配合,更多取決于自身技術能力。另外過去我們與合作伙伴互相支持的力度都很大,未來這方面還會持續努力。
問:請問公司產品是否在替代海外供應商?
答:一方面,高端領域逐漸實現進口替代。在高端應用領域,德國依托于其完整的產業鏈,是走在比較前面的。國內激光領域過去十幾年高速發展,很多海外華人科學家把前沿的應用和技術帶回國內,對于控制系統很多沿用了原有合作廠商的產品。這部分是我們肯定要對國外產品進行替代。
另一方面,國內新興產業和應用場景需要自主創新。我國是目前制造業最大的國家,很多前沿應用都是直接在國內產生,很多細分領域需要我們去自主研發、攻克難題,這些很多場景是國外所不具備的。
問:請問研發費用的投向主要是哪個方面?全年和明年的研發費用規劃如何?
答:公司目前的研發主要就是兩個募投項目。一個是高精密數字振鏡,另一個是激光柔性精密智造控制平臺,其中涉及的技術范圍比較廣。另外在軟件層面有很多算法的迭代需要投入人力,包括一些控制算法、實時算法。往高速高精領域延伸的話,如何對龐大的數據量進行快速處理,同時滿足速度和精度的要求,對于控制器的設計和軟件算法都是很大的挑戰。
問:請問公司產品的交付周期是否很短?當前所有產品可見的訂單有多少?
答:公司控制系統產品的交付周期很短,基本都是先做好庫存,客戶下訂單后,我們基本上會在兩三天內發貨。比較少出現客戶先下訂單我們再去生產的情況。只有子公司北京鋒速會有一些是先接訂單后再去生產的情況。
問:控制系統產品下游客戶和調阻設備客戶是否一樣?為什么選擇做調阻設備而不做其他設備?
答:控制系統產品下游客戶主要是激光加工設備廠商。調阻設備客戶主要是一些電阻的生產廠家和部分科研院所。兩者沒有重合。
做通用設備會直接與客戶產生競爭,這個是我們不會去做的事情。選擇做調阻設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開拓有客戶提出需求,二是目前國內能做好的廠商比較少,而我們正好有能力做。
問:公司新產品的市場空間如何?
答:激光柔性精密智造控制平臺項目是通過機器人的柔性給激光加工提供更多自由度。要保證三維曲面加工精度會有額外要求,例如在汽車、航空航天領域去除涂層,只去除最表層不傷及內層,這對激光控制要求十分精準。市場空間包含所有三維精密加工領域,但很多尚待開發。
高精密數字振鏡作為執行部件,和高端振鏡控制系統是一一配套的。從產品本身角度來說市場空間是遠大于控制系統的,還可以用于醫療、燈光舞臺等更多場景。
集成化硬件方面,國內自動化趨勢愈加明顯,無人工廠會是未來發展方向,提供成套配件是未來趨勢。
問:振鏡控制系統的精度要求是否對馬達要求比較高?目前主要依靠進口還是國內供應?
答:振鏡和振鏡控制系統是兩個不同的產品。振鏡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核心是三部分。一是精密電機,在很大程度決定了振鏡性能(速度、漂移、穩定);二是驅動器,和伺服驅動器一樣,和電機是配套的,也很大程度決定了振鏡性能;三是光學系統及附加的安全設計,在精細微加工領域可以簡化安全設計,但是在宏觀加工領域安全設計是不可忽視的;四是支架外殼機械部件。
在標準機市場,國內振鏡基本占據主導地位。但在高端的高速高精密領域,國產振鏡暫時無法滿足要求。公司募投項目高精密數字振鏡方面,與日本專業做精密電機合作伙伴合資成立公司捷恩泰,希望把精密電機技術引進。其他部分如光學系統、驅動部分都有專門團隊開發。
問:公司的底層CAD、NC、CAM內核部分來源哪里?
答:公司產品從底層的內核開始都是自主研發的。
問:公司目前在3C消費電子領域份額比較高,未來這塊是否比較難提升?
答:3C消費電子對激光應用的需求量很大,相對傳統行業來說它的利潤率較高,能夠支付起激光這種成本相對高昂的技術。3C領域現在對高精高速的產品和技術創新需求層出不窮,對于激光技術的需求短期會有波動,但從長遠來看是一直持續存在的。市場份額主要是跟隨下游市場的擴大而擴大,依靠新的高端應用拓展。
問:半導體領域的應用對控制系統等要求是不是更高?
答:半導體領域的加工對精度要求很高,除了對控制系統有要求以外,對激光器、光學系統、運動平臺等整個要求都非常高,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一部件能夠解決的。其中對光學系統的控制要求是十分嚴苛的。
問: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有哪些?
答:目前主要業務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激光加工控制系統,二是振鏡等集成硬件產品,三是激光調阻加工設備,四是針對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
問:振鏡產品其中的自產比例有多少?
答:我們與日本合作伙伴的合資公司蘇州市捷恩泰,主要做高精密振鏡電機,這部分以及驅動板我們會自己生產。其他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外購。
問:振鏡控制系統和伺服控制系統的底層技術是否有相通性?
答:軟件層面,主要分為CAD和CAM。CAD的差別不大,主要是圖形和參數設計;CAM要把圖形轉換成運動軌跡和數據,這方面兩種技術路線差別是較大的。
應用層面,控制的精度、速度以及運動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
問:公司提供的控制卡和軟件都是配套的?為什么不考慮做電腦主機?
答:公司一直有在做一體機,把控制系統和控制卡都直接集成在電腦上。
問:去年招人比較多?后面的招人計劃如何?
答:前期增加了較多的研發人員,研發費用也增加了很多。目前研發人員逐漸穩定,不會出現大規模的變化。
問:振鏡控制系統的競爭對手有哪些?
答:國外競爭對手主要是德國SCANLAB和SCAPS。國內競爭對手主要是臺灣興誠科技、長沙八思量、深圳易安銳。
問:公司下游在3C消費電子應用比較多,都是標刻嗎?
答:過去幾年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發展火熱,我們合作的客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3C消費電子,因而顯得3C消費電子的占比較高。3C消費電子的應用中,包含了切割、焊接、標刻等很多種應用類型。除了手機外,還涉及智能手表、VR、AR等很多可穿戴設備。
問:公司進入TYKMA供應鏈合作很久了,對方為什么不選擇當地企業而是選擇公司進行深度合作?
答:主要原因還是對方認可我們的技術實力。美國和中國的公司創新意識都很強,起初YTKMA對我們的產品是持懷疑態度,經過一次深度交流講解后,發現他們當時提出的很多問題我們都早就已經解決并融入軟件產品了,之后他們就開始全面轉向使用我們的產品。
另外,客戶對我們海外銷售部門的服務也十分認可。認為我們是他們接觸的激光企業中響應最快、態度最好的。
問:公司出口占比較多,從國家分布上有什么趨勢特點?
答:海外出口業務中,北美和東北亞地區占比比較大,其次是歐洲和東南亞地區。
問:切割控制系統近年來下游需求不好,未來隨著競爭加劇是否會導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答:對于成熟產品來說,市場打開之后,產品價格曲線一定是下行趨勢。但激光作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會不斷往新的應用拓展,一旦新的技術點被突破后,在新的應用領域又可以創造比較好的收益。
從歷史規律來看,對于過往比較成熟的平板切割市場,價格下行但市場容量會進一步增加,可能利潤率會下降,但利潤整體還是可以保持增長。
問:公司對于振鏡產品未來是如何考慮的?
答:對于控制系統來說,如果振鏡選型不好或者使用不正確,加工效果和加工效率都會大打折扣。我們開始做高精密數字振鏡也是往光學系統延伸,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打破現有性能的天花板,確保裝備的精度和性能達到預期。
問:是否低功率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而高功率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高?
答:這個理解是有偏差的。技術含量的高低更多取決于加工的精度和速度,很多光伏、半導體、脆性材料等精密微加工新領域對激光器功率要求并不高,而這些新領域對振鏡加工控制系統的精度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這對技術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激光加工設備運動控制系統的研發與銷售,為不同激光加工場景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激光加工控制系統,激光系統集成硬件及激光精密加工設備等。公司近年來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多項榮譽;自主研發的海格力斯控制系統,動力電池極耳切割系統,3D打印控制系統,獨眼巨人等多項產品榮獲“榮格技術創新獎”;榮獲“紅光獎”2021年度激光行業杰出進步企業獎;公司激光加工控制軟件入選由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和PhotonicsMedia創立的“棱鏡獎”2021年度獲獎提名。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獲得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專利2項;擁有軟件著作權46項。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上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加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金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交銀施羅德 | 基金公司 | -- |
興業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農銀匯理 | 基金公司 | -- |
華富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泰柏瑞 | 基金公司 | --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嘉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泰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聯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天弘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招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新華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易方達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民生加銀 | 基金公司 | -- |
匯豐晉信 | 基金公司 | -- |
匯添富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泰達宏利 | 基金公司 | -- |
浦銀安盛 | 基金公司 | -- |
海富通 | 基金公司 | -- |
申萬菱信 | 基金公司 | -- |
財通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長盛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世紀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東北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東方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信建投 | 證券公司 | -- |
中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航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郵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金公司 | 證券公司 | -- |
華安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華福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華西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金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天風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安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廣發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民生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西南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西部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財通證券 | 證券公司 | -- |
長江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凱豐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彤源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永安國富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汐泰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泓澄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禾永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中意資產 | 保險公司 | -- |
光大永明資產 | 保險公司 | -- |
華安財保 | 保險公司 | -- |
國華人壽 | 保險公司 | -- |
大家資產 | 保險公司 | -- |
太保資產 | 保險公司 | -- |
平安養老 | 保險公司 | -- |
平安資管 | 保險公司 | -- |
中歐基金 | QFII | -- |
上海五地投資 | 其他 | -- |
上海冰河資產 | 其他 | -- |
東方資管 | 其他 | -- |
中信保誠 | 其他 | -- |
中銀資管 | 其他 | -- |
亙曦資產 | 其他 | -- |
信達澳亞 | 其他 | -- |
華泰保興 | 其他 | -- |
華西基金 | 其他 | -- |
君茂資本 | 其他 | -- |
和沐投資 | 其他 | -- |
國信資管 | 其他 | -- |
招商信諾資管 | 其他 | -- |
匯泉基金 | 其他 | -- |
泰康資管香港 | 其他 | -- |
煙臺東凱新企業管理 | 其他 | -- |
碩騰投資 | -- | -- |
聚鳴投資 | 其他 | -- |
財通資管 | 其他 | -- |
Copyright @ 2001-2013 techcloudconcep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